整理:成功軌跡藝術教育時間:2020-04-27 15:49瀏覽次數:
廣州美術學院簡介
廣州美術學院是華南地區唯一一所高等美術學府。1953年由廣東華南文藝學院、湖北中南文藝學院和廣西藝術??茖W校等三校合并而成立的中南美術??茖W校是其前身。1958年學校南遷廣州,更名為廣州美術學院并開始招收本科生。曾為國家文化部部屬高校,現為廣東省省屬高校。
1981年獲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7年開始招收外國及港澳臺地區學生。
2005年獲準為國家首批藝術碩士(MFA)培養試點單位。
2010年被廣東省確定為省級博士點建設單位。
學?,F有中國畫學院、造型藝術學院、建筑與環境藝術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學院、視覺與動漫設計學院、美術教育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8個學院和1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本科教育設有繪畫、雕塑、美術學、藝術設計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數字媒體藝術、攝影、動畫、工業設計、建筑學、服裝設計與工程、文物與博物館學、廣播電視編導、藝術與科技、風景園林、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影視攝影與制作等20個專業,44個專業方向。研究生教育有美術學、設計學、藝術學理論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1個專業學位點(藝術碩士)。學校的“美術學”為省級重點學科,“設計藝術學”為省級重點扶持學科。“藝術設計”、“繪畫”、“工業設計”、“雕塑”是教育部確定的國家級特色專業,“美術學”等5個專業是省級特色專業,水彩畫、雕塑創作、創作(油畫)、設計基礎——創意表達、廣告創意等5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學校是“廣東省高校美術與設計教育專業委員會”歷屆會長單位、“廣東省高等學校工業設計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廣東省學校藝術教育活動(美術)培訓基地和廣東省美術與設計教育培訓中心。
學?,F有昌崗和大學城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564畝,總建筑面積36.21萬平方米。學校圖書館藏有大量珍貴的藝術類圖書、期刊及仿真印刷品、拓片和線裝珍本?,F全校藏書量42余萬冊,電子圖書20.2萬冊,數據庫16個。學校擁有展線總長約2000米的3座美術館和1個面積1050平方米的雕塑展場。學校館藏有唐代以來各個朝代的藝術珍品和現當代佳作共1萬余件。
學校有雄厚的師資力量。胡一川、關山月、黎雄才、王肇民、高永堅、遲軻、陳少豐、潘鶴、楊之光、郭紹綱、陳金章、梁明誠、尹定邦、王受之、張治安、黎明、趙健、方楚雄、郭潤文等一批當代中國藝術史上的大師名家,都長期在我校執教。學?,F有教授58人,副教授121人。教師隊伍中,聚集了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的藝術委員會主任、副主任,中國各美術與設計專業學會理事等一批優秀人才。
學?,F有各類在校生7761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5286人,全日制研究生493人,在職攻讀藝術碩士學位研究生63人,成人高等教育生1919人。
學校注重學生創意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F有廣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廣東省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含29個專業實驗室)、廣東省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基地1個、廣東省高校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1個、校外實踐基地38個,為我校的實踐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中國畫學院】
中國畫學院是廣州美術學院最具傳統藝術特色的教學單位,中國畫專業肇始于1953年中南美術??茖W校成立之初的繪畫系,1956年成立彩墨系,后更名為中國畫系,2010年升格為中國畫學院。1958年改學制為四年。1961年開始分科教學,設人物畫、山水畫兩科,至此奠定了中國畫學院教學的基本模式,形成了較為規范的教學程序及富有特色的教學方法。1978年恢復了人物畫教研室、山水畫教研室、花鳥畫教研室。1987年增設書法、篆刻教研室。1993年增設壁畫教研室(后改為工作室),1996年開辦壁畫專業,并設造型基礎工作室。2011年開始開辦書法專業。五十多年來,本院作為我國南方主要的中國畫高等教育基地,為社會培養了大批中國畫專門人才。
【油畫系】
廣州美術學院油畫專業肇始于1953年中南美術??茖W校成立之初的繪畫系,1956年成立油畫系。自創辦以來,始終秉承“折衷中西,融會古今、持續創新”的辦學理念,堅持嚴謹創新的治學態度,努力營造生動活潑的學術氛圍。歷經幾代學人辛勤耕耘,漸成獨特的學術規范和教學體系。
目前,我系正教授6名,副教授6名,講師4名,在讀學生 342人,其中本科生243人、研究生50人、研修生12人、高修生37人。教學空間近2000平方米,從整體上看,我系師生比例、教學配套設施合理,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有序,為我系進一步擴大辦學規模、深化教學科研改革、打造領先全國的油畫教育基地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和制度保障。
【版畫系】
版畫系前身為“中南美術??茖W校版畫科”,成立于1958年,自此肩負起中南地區版畫專業本科教學和版畫藝術創作研究工作,并于1978年開始招收首屆研究生,1983年獲得版畫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版畫系現有版畫、書籍裝幀、插畫三個專業方向,設有銅版畫教研室、木版畫教研室、石版畫教研室、絲網版畫教研室、綜合版畫教研室、書籍裝幀教研室、插畫教研室。下設銅版畫、木版畫、石版畫、絲網版畫、綜合版畫五個實驗室。
2011年版畫系在編專任教師21人 以中青年教師為主, 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講師8人,助教1人,擁有碩士學位的教師14人,占66%,另設系教學秘書1人,政治輔導員2人,實驗師1人, 師資結構基本合理,發展趨勢良好。
2011年在系本科生367人,研究生40人。
【建筑藝術設計學院】
建筑藝術設計學院成立于2010年9月?,F有四個本科專業方向,包括建筑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裝飾藝術設計和陶瓷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始創于1986年,裝飾藝術設計專業可追溯到1953年建校初期的“圖案組”,陶瓷藝術設計專業最早也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
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90人,全日制研究生57人,藝術碩士14人。教職員工43人,其中,正教授7人,副教授12人,碩士生導師14人,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1人,校級培養對象3人。學院每年還通過選派青年教師到海外講學、訪學等形式培養教師。
【工業設計學院】
工業設計學院成立于2010年9月。目前涵蓋了工業設計、服裝藝術設計、設計藝術學、染織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家具設計等6個本科專業方向。工業設計專業創辦于1980年,前身是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陶瓷裝潢綜合班,是國內最早開辦本專業的院校之一;染織藝術設計專業的前身是中南美術??茖W校的工藝美術系圖案組,1958年廣州美術學院成立時正式設立工藝美術系染織美術專業,是設計學科最早的專業之一;服裝設計專業創辦于1986年,2004年新增了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方向;設計藝術學以“整合設計”為主導思想,將用戶、文化、管理、服務等環節以及地域性知識、可持續發展觀念與產品設計整合起來;家具設計專業創建于2004年,培養原創家具及家居產品設計人才。
工業設計學院以專業結構調整與新專業建設為動力,在準確定位專業研究與發展潛能基礎上,創建了12個融教學、科研、實踐為一體的專業工作室:工業設計工程、生活設計、家具設計、交通工具設計、交互設計、公共產品設計、整合產品設計、服裝藝術設計、服裝工程、家紡設計、織物設計、纖維藝術設計等。
工業設計學院現有專職教師及教輔人員共6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講師31人,教師中留學歸國教師4人,獲博士學位教師2人,并擁有一支由國內外教授、業界精英組成的客座教授及兼職教師團隊。
工業設計學院提供四年制學士學位本科生、三年制學術型碩士學位研究生(MA)、三年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MFA)、兩年制在職藝術碩士研究生(MFA)等教育層次。至2011年秋季,共有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研究生60余人。
【視覺藝術設計學院】
視覺藝術設計學院由廣州美術學院原裝潢系和原數碼藝術設計系組建而成,成立于2010年9月。學院現共有教職工46人,其中專任教師39人,專業教師隊伍中正教授職稱有4人,副教授職稱有9人?,F有學生人數為本科生714人,研究生53人。學院擁有一批著名專家教授如尹定邦、王受之、趙健、東美紅、陳小清、胡川妮、王紹強、曹雪,客座教授王粵飛、張小平、李明、黃炳培、李永銓,以及向帆、錢磊、劉平云和陳贊蔚等一批優秀的中青年教師。
學院現有八個專業方向,分別是視覺傳達設計、品牌廣告設計、信息設計、影視動畫、娛樂與衍生設計、新媒體藝術設計、互動媒體設計、影像特效設計等;擁有設計學、戲劇與影視學和新聞傳播學3個二級學科。學院大力倡導教學模式改革,探索從傳統班級教學模式向“教研室+教學工作室”模式的全面轉變,現有視覺傳達設計教研室、品牌與廣告設計教研室、信息設計教研室、新媒體藝術設計教研室、影視動畫教研室、娛樂與衍生設計教研室和影視特效設計教研室7個教研室和11個教學工作室;學院擁有平面設計實驗室、蘋果電腦實驗室、三維動畫實驗室、影視后期實驗室、數碼創意設計實驗室、數碼影像實驗室等教學設施。
【美術教育學院】
美術教育學院創建于1981年,原稱美術師范系、美術教育系,2010年9月升格為美術教育學院,它是我國八大美術學院中,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最早創辦美術教育專業的院系之一。首任系主任為著名美術教育家、油畫家郭紹綱教授。我國當代水彩畫大師王肇民教授,美術教育家、著名水彩畫家胡鉅湛教授,著名工藝美術家、國畫家姜今教授等一批名師名家都為該學院的創辦和發展做出過重要的貢獻。
美術教育學院現設有七個本科專業方向、三個部和四個研究機構,即美術教育、水彩、展示設計、會展藝術設計、綜合美術、攝影與數碼藝術和影視美術造型專業,另有基礎部、研究生部和繼續教育部以及美術教育研究所、中國美術教育南方研究中心、展示設計研究中心和當代水彩綜合技法研究所。目前學院共有教師61人,其中專業教師54人,副教授職稱以上29人,研究生導師17人;本科生1000余人,各類研究生80余人。